课堂的致知穷理不可或缺,行走的力量亦不可小觑。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年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青年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文学院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支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更是积极与地方、企业、学校沟通合作,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引领和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实现中国梦、师院梦、成才梦进程中砥砺前行。

当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角吹响,文学院组建“文苑连心”中华诗词文化传承调研团,调研团由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段星宇、辅导员王琦带队,共有9名文学院大学生担任志愿者。此次调研活动将专业特色与实践服务相结合,以“青春筑梦国学,文苑点亮丹江”为主题,以弘扬中华诗词文化,歌颂时代强音为出发点,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华诗词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部队、进校园活动向前发展,繁荣古典诗词文化。以青年力量带动丹江发展,使丹江人民充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感与凝聚力,为建设"美丽丹江"贡献青春力量。
出发前,文学院党政领导多次听取实践筹备汇报,党委书记王海志要求实践队一定要做好实践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总结等工作,特别强调要把安全问题作为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做好应急预案,确保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调研团于2017年7月10日至18日开展了为期9天的中华诗词文化传承调研活动,分别走进了北山社区、新乐园敬老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5379部队、牡丹江教育实验幼儿园、恒丰纸业集团、爱民区委精神文明办和东北少林文武学校,共7个调研地。每走进一个调研地之前,队员们都精心策划、开会讨论、认真备课、排练节目、整理调查问卷,每天都忙碌到深夜,为出色完成第二天的调研任务做了充分准备。
启航站——北山社区
2017年7月10日下午,调研团来到北山社区,正式拉开了本次调研活动的序幕。队员们为北山社区居民设计了一场小型诗词比赛,与社区居民们时而感受杜甫吟唱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盛唐清韵,时而倾听辛弃疾呐喊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两宋悲歌。队员们与社区居民进行了亲密互动,并为积极活跃的社区居民颁发了奖品,队员们还为社区居民们表演了准备已久的歌曲和小品。此次活动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了解中华诗词文化的兴趣,促使社区居民积极传承诗词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活动后,北山社区崔主任说:“现在百姓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渐渐地忘却了这些优秀的传统诗词文化。今天,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暑期“三下乡”诗词文化传承调研队的到来,在这炎热的夏季,就像一股清流一样流进我们的生活,也用这种全新的方式,将诗词文化重新映入我们的视野,融入我们的生活。让优秀传统诗词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7年的夏天,文学院“文苑连心”中华诗词文化传承调研团在北山社区种下一朵“诗词之花”,我们与社区居民一同期待这朵“诗词之花”终成花海,装点整个丹江花园。
孝悌站——新乐园敬老院
古人云:“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也”。2017年7月11日上午,队员们带着新鲜的水果和温暖的心走进了牡丹江新乐园敬老院,开启了调研中华诗词,传承孝道文化的新旅程。通过调查询问得知老人们所熟知的诗词主要是红色经典诗歌,尤其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诗词。于是,一场以毛主席诗词为核心的红色诗歌会在几十平的新乐园敬老院活动室生动上演,战争时期的一帧帧血泪史、一幕幕壮志图又一次映入了队员们与老人们的眼帘。
敬老院里的许多老人都经历过“上山下乡”运动,一位老人说他在文学院志愿者们的身上看到了那个年代知识青年的影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知青“上山下乡”,2017年的夏天有文学院志愿者“三下乡”用青年行动将中华诗词文化再一次带进老人们的心中。敬老院的诗词之旅让队员们了解到了古稀老人、耋耄老人对古诗词的认知情况,然而这趟诗词之旅队员们收获最多的是那一代人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简单、纯粹的情怀,这份情怀也深深的感染着队员们,让队员们永持赤子之心,将中华诗词中的孝悌文化践行于实处,为“十九大”建青春新功。

军魂站——解放军65379部队
为迎接“八一”建军节,了解我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文化生活,同时传播中华诗词文化,2017年7月11日下午,队员们带着牡丹江师范学院师生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65379部队进行调研与慰问活动,共叙军民情谊,共话鱼水情深。
特训营教导员徐建鹏简单的介绍了该部队的相关情况,随后,队员们向战士们发放了调查问卷,并与战士们进行了交谈。在交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部队的战士们平时除了每天的训练以外,也学习一些文化课程,自然也会接触到诗词文化,战士们了解的诗词多为展现军旅生活的诗词,以现当代诗歌为主,对古典诗歌了解甚少。根据这种情况,调研队的林丹同学为战士们讲授了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让战士们也感受到了唐朝时期一位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英雄本色。队员们也为官兵们带去了精彩的歌舞表演。
表演结束后,特训营教导员徐建鹏为队员们讲解了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相关政策,并鼓励当代大学生投笔从戎,投身军营。部队的指导员也表示此次调研行动对丰富部队文化生活具有很大的启发,训练之余会加强对战士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对军旅诗词的诵读和积累。让战士们在疆场上,做英勇无畏杀敌报国的壮志男儿;在社会上,做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高修养的中国解放军战士。
最后队员们观摩了战士们的体能训练、反恐训练、模拟跳伞训练、模拟直升机出仓训练、实弹射击训练等项目,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战士们屹立不倒的铮铮铁骨与勇敢无畏的英雄气魄。

未来站——教育实验幼儿园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让中华诗词文化浸润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7年7月13日上午,调研团来到了牡丹江教育实验幼儿园。
刚走进幼儿园,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就感染了每一名队员,队员们找准孩子们的兴趣点,用视频形式为孩子们讲解了古诗《咏柳》以及一些国学知识。孩子们积极的与队员们进行互动,与大家分享自己会背诵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等,孩子们背诵诗歌的声音回荡在教室中,成为了这个夏天那间教室里最美的声音,也让我们从孩子们稚嫩的童声中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看到了传承中华诗词文化的巨大希望。

幼儿园教学主任谷玉说:“非常欢迎牡丹江师范学院师生来到教育实验幼儿园开展这样的活动,在炎热的夏日,同学们不辞辛苦来到幼儿园传播诗词文化,对幼儿园的师生来说是一个走进诗词文化世界的好机会。今后幼儿园方面会将国学教育继续进行下去,让传统文化走进幼儿的生活,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让优秀诗词文化成为每一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航者。”
诚信站——恒丰纸业集团
为深入调研中华诗词对当今企业文化的影响情况,2017年7月14日上午,调研团深入牡丹江市龙头造纸企业——恒丰纸业集团进行调研,感悟企业文化中诗词的独特魅力。
恒丰纸业团委书记李培培热情地接待了调研团的师生们,队员们通过实地参观,听取企业工作人员介绍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了恒丰纸业集团的企业文化、生产现状以及发展情况,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队员们用脚步夯实基础,用行动感悟实践魅力。
队员们与企业员工一起进行了座谈,并向员工们发放了调查问卷,从座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在平时的企业会议及培训中运用最多的是以“诚信”为核心的诗词文化教育,将诚信灌输到每一个生产流程之中,精品质、求质量。在调查问卷中结果显示几乎80%的员工都看过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并且十分喜爱。可见诗词类节目在“蓝领”这一阶层颇受欢迎。队员们为企业员工朗诵了《春江花月夜》,让企业员工从我们的朗诵中感受诗词魅力。随后我们的队员为企业员工讲授了一首李白的《行路难》,让员工们从这首诗中感受“有志者,事竟成”的壮志气魄,用双手与智慧攻破技术难关,生产更加优质的纸制品,方便百姓生活。在座谈过程中人力资源部刘春江主任还为队员们介绍了企业招聘的相关细节,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方向。
此次中华诗词文化调研活动,不仅让忙碌的企业员工在阅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找到放松自己、愉悦心情的方式,也通过古典诗词的熏陶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素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奉献站——爱民区委精神文明办
2017年7月17日下午,调研团来到爱民区委精神文明办,深入调研古代诗词文化在政府机关中的传播与传承情况。
通过调查队员们了解到在政府内部很少举办与诗词相关的活动,政府工作人员也很少能接触到诗词。在采访过程中文明办负责人刘群丽说:“大学生进入机关进行诗词文化调研,对于机关培养更具责任感更具爱国主义的工作人员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此次活动也能让机关工作人员对诗词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同学们可以经常来到机关做诗词文化传承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对诗词文化的理解,从而传承中华诗词文化。”
此次诗词进机关活动,加深了大学生对于机关的了解,对大学生未来择业与就业提供了指引。通过了解和学习诗词文化知识,促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将古诗词中的责任与担当运用到现代社会工作中,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收官站——东北少林文武学校
2017年7月18日上午,调研团来到了本次调研活动的最后一站——东北少林文武学校。
活动开始,队员们与武校的学生们进行了一对一的交谈,武校学生们和队员们分享了一首又一首他们最喜欢的诗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等。武校的学生们齐声背诵了《弟子规》,这让调研队员们颇感意外,感受到了东北少林文武学校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随后,调研队员们为武校学生们带去诗朗诵《水调歌头》和诗词讲解《望岳》。最后,武校学生们为调研队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武术表演,一个个刚劲有力的动作,展现了“少年强则国强”的真正含义,他们更是将经典的《三字经》与武术结合到了一起,这对弘扬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次走进东北少林文武学校的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武术的认识,对激发当代大学生磨练意志起到了重大的启迪作用,对武校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气氛也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文学院中华诗词文化传承调研活动不仅加深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与深刻认识,同时也对在社会中营造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具有重大意义。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社会实践给青年学生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同学们走出了校园的象牙塔,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检验知识、锻炼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广阔的社会,还有许多未开拓的领域等待着新一代青年人去探索,文学院的莘莘学子将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站在新的起点,以他们所拥有的理论知识、创新精神和拼搏精神,去展示新世纪大学生的风采,他日定会为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壮丽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