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特辑
草长莺飞,秋风送爽
考场上的无哗衔枚,落笔春蚕
终于,在文学院遇见最好的你
23级的小萌新,你好
欢迎加入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和谐有爱的大家庭,
下面请跟着小媒的描述
一起了解一下,未来四年的家吧
01
学院简介
文学院前身为中文系,创建于1971 年,2009 年 11 月更名为文学院。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广播电视学 5 个本科专业。2006 年 , 文艺学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 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并成为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12 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开始招生,现下设 7 个二级学科: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6 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开始招生。2018 年,地方语言文学被评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2019 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2021 年,文学院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022年,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并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 6 门,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5 项,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级教学团队、省级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研究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 现有专任教师61 人,其中,教授 19 人、副教授 19 人,博士 32 人、在读博士 5 人,省级教学名师 2 人,双师型教师 3 人;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 1个,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2个。经过 50余年的教学耕耘,文学院的毕业生已遍布全国各地。科研方面,2018 年至今,文学院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一百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 4 项,教育部项目 3 项,文化部项目 5 项,国家语委 8 项,省级课题 20项,厅局级项目 25 项,获得项目资金900 余万元。教师出版专著 30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A、B 类期刊 12 篇;获得各种奖项45项。
专业介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办于1971年,同年招收本科生,当时校址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东京城大荒地村。1955年搬迁至牡丹江市区后,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断发展壮大。2001/2011年两次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11年被评为“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依托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2006年获得文艺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同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育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5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应用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各1个。
汉语言专业
汉语言专业以语言课程的学习为核心,兼及文学等相关课程,专业培养中既注重语言的本体属性,也注重语言的工具属性。汉语言专业在长期办学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基础、三个能力”的培养优势与特色,即扎实的汉语语言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普通话能力、语言文字调查研究能力、语言文字编校能力。
汉语言专业注重夯实学生汉语言文字理论基础,为学生的专业深造和从业打下坚实基础;汉语言专业现有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1名,省级普通话测试员4名,能够充分利用普通话培训、测试和推广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方音辨正能力,使学生具备面向社会的语言服务能力;能够利用语言田野调查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调查研究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研究能力;充分利用牡丹江师范学院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对汉语言文字的人文情怀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字的规范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语言文字编校等相关工作的实际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成立于2008年,原设于国际交流学院,2010年归入文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70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国际视野、应用性的新型汉语国际推广人才为己任;注重对外汉语教学与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结合,注重知识积累;通过系统的对外汉语专业学习和语言、文化的熏陶,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业务能力,适应当前对外汉语国际推广人才的全面要求。
秘书学专业
秘书学专业于2014年正式招生,前身为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文秘方向,归属于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秘书学专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政治、文化、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系统掌握秘书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汉语言文学、管理学、档案学、文书学基本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秘书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文书写作、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参谋咨询、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办公设备,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取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的秘书工作,也可继续升学深造或从事秘书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秘书学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学位教师7人。专业师资力量充沛,年龄分布合理。
广播电视学专业
牡丹江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归属于文学院,2002年文学院在中国汉语言文学学科下设新闻学方向,2011年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2年获得广播电视学专业学位授予权,正式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专业,迄今已有21年历史。广播电视学专业是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设的文科专业。目前广播电视学专业配备了专业演播室、录音棚、多媒体编辑室、资料室,为本学科的教学科研及学生实践提供硬件保障。本专业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中突出“实践+创新”特色,校外与新媒体平台和当地媒体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传媒实践课堂”;校内建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实践平台“融媒体实训中心”,聘请省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专家加盟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5项,获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项,省级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项,学生音视频作品在微博、抖音、喜马拉雅等媒体上点击量过千万,专业学生团队新闻报道在新华网客户端单篇点击量过百万。
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
文学院始终致力于“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先后成立了“乃寅写作班”和“网络文学创作班”,乃寅写作班已出版师生作品集1部,学生出版11部长篇小说,8 名学生成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网络文学创作班 6 名同学在阅文、起点、当读文学等重要平台更新作品。有20年历史的“香雪海”话剧社致力于解读经典、传承文化,已发展成为精品学生社团。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开展了普通话大赛、主持人大赛、青春讲台、专业知识辩论赛、汉字书写大赛、DV 大赛、中华经典诵读、新闻摄影大赛、秘书学“爱领袖”社团职业大赛等第二课堂和团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学院的团学活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融思想性、专业性、教育性于一体,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创新大赛、“青春翱翔杯”五四火炬接力赛、考研考公务员经验交流会、“青春的足迹”北山拉练比赛、党团知识竞赛、“十星大学生”颁奖典礼、三笔字大赛等多个有特色的团学活动品牌。同时,打造更多自主设计、月月行动、班班参与的有影响力的线下主题教育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欢迎即将加入文学院
2023级的新生们
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保持着内心最初的梦想
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