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十三团拔除红石寨战斗——赖瑜,
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3分钟
1931年9月,红军彻底粉碎了蒋介石苦心经营的第三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面积迅速扩大到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250万左右。石城也迎来了第三次解放,10月14日,中共石城县临时执行委员会和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各级地方组织和地方革命武装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然而,新生的革命政权并不稳固。残存的反动武装及土豪劣绅纷纷躲入一些地势险要、工事坚固的土楼山寨。在石城南部的红石寨,就聚积了国民党石城县党部、县政府、县靖卫团等反动机构的骨干人员及县城、屏山、珠坑、大由等地大量的土豪劣绅,并有数百被胁迫上寨的群众;而且,宁都、瑞金、宁化、广昌等地不少的豪绅靖匪也相继流窜到此寨;寨上一时啸聚起反动势力1000余人,红石寨也因此成为中央苏区北部数县反动势力云集的据点。他们在寨上垒筑碉堡,开掘壕沟,安装栅栏,设置铁刺,制造兵器,并聚积了大量的粮食、弹药,严重地威胁着新生的革命政权。
为了彻底消灭残存的反动势力,10月上旬,红四军第十、十一、十二师奉命从宁都、瑞金分三路进军石城,而攻打红石寨的重任落在了第十一师三十三团身上。
10月中旬,红三十三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开始对红石寨实施包围封锁和开展政治攻势,以期瓦解守敌斗志、减少伤亡。红军组织当地群众向寨上喊话或写信,动员上当受骗上寨的贫苦农民回家分田,规劝敌人放下武器,自动投诚。在强大的政治攻势下,部分群众和一些靖卫团丁伺机溜下山来。由于山上粮草充足及敌人监控严密,红军在一个多月的围困和政治攻势收效欠佳的情况下,红三十三团准备进行强攻。
12月5日凌晨,红三十三团及石城地方武装大张声势向大寨发起进攻,一时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睡梦中的敌人匆匆忙忙调集大部兵力于大寨,集中火力封锁要道。
与此同时,精干的攻寨突击队员们迅速架设云梯,接近小寨垛口。因为大部兵力都集中于大寨,此时小寨兵力空虚,等守敌发现突如天降的红军突击队员时,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手榴弹送上了西天。寨下红军、游击队趁机发起进攻,不到一个时辰,小寨便被我军占领。
红军占领小寨后,以此为依托,与正面进攻的部队向大寨同时发起猛烈攻击。可是大寨守敌凭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居高临下集中火力扼住通往大寨的咽喉。激战四个多小时,几次冲锋都被守敌打退,红军伤亡一百多人……
正在攻城陷入一筹莫展之时,当地樵夫赖俄老前来报告,山寨南面绝壁上有小路可通寨顶。指挥部当即派出侦察班,侦察突击路线。在赖俄老的指引下,侦察队员探明,一条能借助自然形状攀沿上寨的路,防守不严。
团指挥部据此制定了新的攻寨方案,决定再来个声东击西:一路由正面发起进攻迷惑守敌,一路由南面绝壁上的小路悄悄上寨,利用凌晨敌人疲倦的时机,由侦察班及突击队偷袭进寨,同时里应外合,发起总攻。而更振奋人心的是,正在石城境内整编的宁都起义部队听说红军攻打红石寨,当即决定派出钢炮连支援。而此时钢炮连也正在赶来支援的路上。
1932年1月1日拂晓,侦察班战士佩短枪、手榴弹与突击队员攀上悬崖。只听寨内有人懒洋洋怨气十足地说:“他们都吃了饭,我们还要在这守!”接着是一个长长的呵欠。另一气愤的声音接上:“管他守不守,红军上不上来,我们都去吃饭。”接着便是拖沓着远去的脚步声。侦察员迅速从垛口跃入,疾向寨门靠近。
突然,身后敌人大喊:“红军上来了!”看着敌人人多,侦察员小李转身甩出两颗手榴弹,在消灭了大部敌人的同时,手榴弹的爆炸声也引来了更多的敌人。
此时,宁都起义部队钢炮连也赶到了寨前。“瞄准”,“开炮”……在隆隆的炮声中,整个山寨顿时硝烟迷漫……当烟雾散去,寨门却不见了踪影,一个个明碉暗堡只剩下断壁残垣……
驻守在各个路口、埋伏在寨下以及小寨上的游击队、红三十三团战士,迅速吹响冲锋号,发起了总攻。喊杀声响彻云霄,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冲向山寨,被迫上寨的贫苦农民也从敌人手中夺过武器,与侦察班、突击队一道专拣阻止军民进寨的敌人打……
面对红军的强大攻势,寨内敌人已无心恋战,国民党石城县县长黄光英、靖卫团团长黄昭荣等1000多人缴械投降。红军打死打伤敌人100多名,缴获长短枪1500多支、机枪13挺、台炮3门、土炮3门、子弹300多箱。寨主黄泰年自知罪孽深重、大势已去,选择了跳崖自杀。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大寨宣告攻克。围攻近两个月、石城境内最大也是最后一个白色据点——红石寨,在红三十三团和石城地方武装及石城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插上胜利的红旗……